Workflow
上海临转院发布全国首创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模式及1.8亿种子基金
国际金融报·2025-08-04 11:10

核心观点 - 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通过机制创新、金融赋能和生态共建 推动医疗科技成果转化 包括全国首创的知识产权服务信托公司化运营模式 设立规模1.8亿元的临床转化种子投资基金 并启动创新创业大赛[1][3][10] 机制创新 - 推出全国首创"医院专利许可临转院+临转院现金入股"知识产权服务信托公司化运营模式 解决医院持股合规性难题[3] - 该模式已成功落地全市首个临床成果公司化项目——肠道菌群微生态诊疗技术研发公司[3] - 完成8项技术许可转让服务 合同金额达7820万元[3] - 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签署公司化运营项目服务协议 与上海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等6家医院签署许可转让项目服务协议[3] 金融支持 - 设立上海临床转化种子投资基金 首关规模1.8亿元 专注"投早投小"项目[1][4] - 基金由临转院联合孚腾资本发起 汇聚上海国资母基金、浦东创投等机构[3] - 与上海银行签约设立临床创新创业概念验证基金 为大赛项目提供前期资金支持[8] - 已征集市级医院300多项早期项目作为投资基础[5] 生态建设 - 启动"国投孚腾杯"临床创新创业大赛 成为项目筛选、孵化和投资的重要渠道[6][7] - 打造"临转科创汇"一站式医疗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站 提供技术评估、知识产权布局等全流程服务[8][9] - 深度联动40多家医疗机构 系统梳理近600项待转化临床创新成果(含200余项院内制剂)[10] - 举办40多场成果转化活动 构建"医研企资"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