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欧盟官员抱怨,中国已治住了美国,他们现在信心满满,将拿捏我们
搜狐财经·2025-08-04 12:05

7月24日,人民大会堂内,中欧峰会的气氛看似平静,暗流却汹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试图以"中国产能过剩""稀土胁迫"等议题施压,但中方寸步不 让。一名参与谈判的欧盟官员私下抱怨:"他们确信已治住了美国,现在信心满满,更有把握拿捏我们。"这种挫败感并非空穴来风——三个月前,中国以稀 土出口限制为筹码,迫使美国在芯片关税问题上让步;如今面对欧盟,中方以同样的战略自信,拒绝在电动汽车关税和产业补贴问题上妥协。 为何中美、中欧谈判结果迥异?筹码不对等是关键,尤其是中国的"稀土王牌"与欧洲的"软肋"。中国手握全球稀土加工97%的产能,以及43.8%的电动汽车 电池、97%的太阳能板供应链。对美国,中国以稀土限制反制芯片出口禁令;对欧洲,则以稀土供应为杠杆要求取消45%的电动汽车关税。然而,欧盟 的"反制牌"却苍白无力:其医疗设备采购排斥中企后,中方立刻对等限制欧洲企业,并加征白兰地关税。 更关键的是,欧洲在清洁技术领域高度依赖中国,而美国在能源和半导体领域对华依赖度较低,谈判底气自然不同。峰会结束仅三天(7月27日),欧盟与 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同意接受15%的对美出口关税,承诺增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并购买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