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发放育儿补贴,为什么有的人“不领情”?
虎嗅·2025-08-04 18:28

育儿补贴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自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普惠式育儿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免征个人所得税且不计入低保家庭收入核算[2][3] - 2025年前出生的未满3周岁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发放[2] - 预计全国每年超2000万婴幼儿可领取补贴,系首次全国性现金补贴政策[4] 地方补贴政策对比 - 截至2024年11月已有23个省份出台地方性生育补贴政策,其中3省实现省级覆盖[6] - 地方政策普遍针对二孩/三孩且标准高于全国:呼和浩特一孩一次性1万元,二孩5年累计5万元,三孩10年累计10万元[8] - 陕西宁陕二孩每月600元(3年2.16万元)、三孩每月1200元(3年4.32万元)[9] - 湖北天门二孩每月800元(3年2.88万元)并附加"房票"补贴[11] 社会抚养费历史参照 - 计划生育时期超生征收标准为家庭年收入2-6倍:多生一孩收2-3倍,多生二孩收4-6倍[16][17] - 现行补贴标准(3年1.08万元)显著低于历史社会抚养费征收水平[22] 政策象征意义 - 取消一孩/二孩/三孩区分,彻底摆脱计划生育色彩[26] - 标志国家人口政策转向全面鼓励生育,将生育决策权归还家庭[27] 经济效应争议 - 媒体测算年补贴规模约720亿元(2000万婴幼儿×3600元),但被质疑不足以覆盖育儿成本[28] - 中国0-17岁平均育儿成本53.8万元,京沪浙超85万元,补贴仅占成本2%[29] - 将生育与经济拉动直接挂钩可能削弱政策激励效果[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