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传统运动品牌代理商面临直营店与电商的双重挤压 导致业绩显著下滑 行业处于转型探索期 [1][2][3] 财务表现 - 宝胜国际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1.59亿元同比下降8.3% 拥有人应占溢利1.8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4.1% [1] - 宝胜国际2024财年营业收入184.54亿元同比下滑8% 拥有人应占溢利4.91亿元同比微增0.2% [1] - 滔搏2024/25财年营业总收入270.13亿元同比下降6.64% 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1.89% [2] 经营困境 - 零售网络销售动能放缓 同店销售取得10%到20%的中段跌幅 [1] - 低线城市客流不振大幅影响加盟渠道表现 [1] - 促销环境下折扣幅度加大影响盈利能力 [1] - 店铺客流量受零售环境压力下滑近三成 [1] - 国际品牌调整战略 倾向于自开直营店和奥莱工厂店 [2] - 运动品牌在淘宝、微信、抖音等电商平台开设直营店 价格更具竞争力 [2] 转型举措 - 宝胜国际与奥地利雪豹品牌Dynafit达成中国市场总代理合作 [3] - 宝胜国际2023年与韩国品牌XEXYMIX签署协议进入瑜伽服饰市场 [3] - 宝胜国际与Crocs、Saucony等新兴品牌合作拓展户外运动市场 [3] - 滔搏2024年引入加拿大越野跑品牌norda与美国品牌Mitchell & Ness [3] - 滔搏2025年签约户外品牌Norrøna及专业跑步品牌soar、Ciele Athletic [3] 市场环境 - 新引入品牌属于小众 在知名度和市场规模上无法与耐克、阿迪等成熟品牌相比 [3] - 各类国际运动品牌如ON、HOKA等涌入中国市场 [3] - 国际运动品牌在中国加速扩张 商业地产运营商争抢新品牌入驻 [4] - 品牌通过高端商业项目开店提升品牌定位 [4]
业绩下滑,宝胜国际等运动品牌代理商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