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华田轩:稳定币热点交锋,价值锚与防风险如何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4 18:55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香港《稳定币条例》与美国《GENIUS法案》的相继落地,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清华大学国家 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教授展开一场对话。在田轩看来,上游发币方如 Circle(USDC),依托合规性与储备资产透明度形成优势,但需警惕储备资产流动性风险;中游服务 商如 Chainalysis,凭借技术能力立足,却面临技术迭代被替代的挑战;下游场景方如蚂蚁、京东等,通 过 "RWA + 支付" 闭环释放商业潜力,不过概念炒作可能催生估值泡沫。 跨境协作方面,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在稳定币监管中高度重视与其他司法管辖区的合作,通过建立 互信机制,促进稳定币的跨境流动与使用场景扩展。而美国的《GENIUS法案》更多聚焦于国内市场的 整合与保护,在国际合作上通常附带严苛条件。因此,这种灵活性、包容性方面的差异,使得香港模式 能够更好地适应多边金融体系,促进全球稳定币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而美国模式则可能在短期内继续通 过美元锚定型稳定币主导主流市场,进一步挤压其他货币的空间。 21世纪:您提到香港条例推动"数字金融与跨境资本体系重构"。稳定币是否可能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