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如何护航经济大盘和金融稳定? 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 疏解金融业“内卷式”竞争
上海证券报·2025-08-05 02:51
商业银行净息差现状 - 商业银行净息差在2025年一季度降至1.43%的历史新低,较2021年四季度的2.08%显著下行[1][2] - 净息差下行主要受低利率环境及LPR持续下行影响,进一步降息可能加剧银行经营压力[2] - 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在2022-2024年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利润波动属行业普遍现象[3] 货币政策面临的约束 - 净息差水平成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宽松的主要内部约束,可能限制降息空间[1][2] - 央行提出需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和银行业健康性,降息面临内外双重约束(净息差+汇率)[1] - 专家建议通过小幅多频次操作释放流动性,避免"大水漫灌"预期[6] 金融业竞争与风险 - 资金空转和"内卷式"竞争加剧金融系统不稳定性,推高实际融资成本并导致定价倒挂风险[3][5] - 央行已通过规范存款手工补息、强化利率自律等措施整治资金空转[3] - 大型企业融资后用于金融投资是资金空转主要形式,金融"反内卷"针对行业无序竞争[4] 政策平衡策略 - 货币政策需在稳增长与防风险间精细化平衡,避免过度宽松或力度不足[6] - 未来将强化利率政策执行,优化MPA/EPA考核,加强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6] - 央行将重点监测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信贷风险,延续化债政策[7] 银行业发展建议 - 银行需摒弃规模情结,平衡利息与非利息收入以增强经营稳健性[5] - 通过降低负债成本提升息差韧性,同时坚持风险定价分层分类[5][6] - 保持银行业稳健性对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至关重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