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季度偿付能力“体检”:5家险企不达标
北京商报·2025-08-05 08:48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现状 - 截至8月4日已有143家保险机构披露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包括60家人身险公司和83家财产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 [1] - 上半年仍有5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未达标包括4家财产险公司(安华农险、华安保险、亚太财险、前海财险)和1家人身险公司(华汇人寿) [1] - 偿付能力达标需同时满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风险综合评级≥B类三项指标 [2] - 5家未达标公司主要因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不符合要求部分公司涉及公司治理风险和操作风险如安华农险因董事长空缺多年等问题导致评级偏低 [2] 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影响 - 偿付能力不达标会损害保险公司信誉度导致消费者质疑其财务稳健性并可能引发信用评级下调增加融资难度和成本 [3] - 监管层面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监管谈话、限制高管薪酬、责令停止部分或全部新业务等 [3] - 瑞华健康因技术原因延迟披露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该公司成立仅七年且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即将见底 [4] 险企改善偿付能力的措施 - 部分公司通过增资和高管选聘成功改善偿付能力如三峡人寿、珠峰财险、富德产险等 [5] - 华安保险已完成董事会换届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至150%以上计划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加强成本管控等措施持续改善 [5] - 亚太财险已针对风险综合评级失分点进行数据梳理并督促相关部门整改 [6] - 专家建议通过增资扩股、优化产品结构、出售非核心资产、完善内控及加强风险管理技术等手段提升偿付能力 [6] 长期未达标公司的市场退出问题 - 华汇人寿自2022年一季度起连续十多个季度偿付能力不达标目前仅售一款团体定期寿险业务基本停滞 [7] - 专家认为应建立市场退出机制淘汰长期无法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以保护投保人权益和净化市场环境 [7] - 监管政策明确对风险大且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保险机构将收缴金融许可证并依法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