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产品服务 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金融时报·2025-08-05 10:35

人工智能产业融资需求与挑战 - 人工智能产业催生巨大融资需求 金融支持从资金供给迈向生态共建与价值共创 [1] - 人工智能企业存在"高科技、难识别"特点 专业技术壁垒高 盈利模式与传统企业不同 金融机构难以区分"伪科技"与"硬科技" [1] - 产业链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 企业差异较大 [1] 区域发展现状与融资覆盖 - 安徽省集聚人工智能规上企业894家 产业链关联企业1.2万家 [2] - 城市云数据获得中国银行组合授信方案 通过"中银科创算力贷"支持算力融资需求 [2] - 金融服务存在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足问题 缺乏差异化特色化服务 [2] 金融支持政策与措施 - 合肥市推出人工智能产业金融试点 《人工智能产业金融试点工作方案》等政策明确"投、贷、担、保、补"全要素服务路径 [3] - 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承诺2025-2029年为全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提供不少于1500亿元专项金融支持 其中合肥市不少于1000亿元 [3] - 组建金融服务团 为产业链提供"总对总"金融服务 突破单一机构局限 [3] 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 -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发布《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金融行动方案》 计划5年内为全产业链提供不少于1000亿元综合金融服务 [4] - 深度对接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核心赛道 聚焦算力供给、算法研发、数据要素等关键环节 [4] - AI企业面临"三难"困境:无固定资产抵押难、技术估值难、风险控制难 [4] - 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授信额度和灵活贷款期限 [5] 科技创新债券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 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 [7] - 深圳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总规模超200亿元 截至2025年7月15日发行14只债券规模合计207.5亿元 [7] -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财政局探索"种子基金+种子贷" 已助力153家早期科技企业获贷1.3亿元 [7] 银行实践与生态建设 -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参与8家企业科创债承销 支持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及民营企业等多元化主体 [8] - 通过科创债引导资金流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8] - 银行发行科创债可带来更充足信贷资金 提高融资可得性并降低融资成本 缓解科创企业轻资产、长周期融资难题 [8] - 强化"债市融资—股权投资—科技孵化"链式支持 增强科创生态韧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