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与目标 - 以编制实施新一轮南沙总体发展规划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快建设南沙湾、庆盛枢纽和南沙枢纽三个先行启动区 [1][3] - 《南沙方案》2025年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 [1][4] - 阶段性成效体现在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和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五个方面 [4] 经济发展与产业成果 - 广州南沙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2301.3亿元,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 [4]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37.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至75.9% [3][4] - 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5.48%,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21.5%、总数突破1300家 [4] - 实有企业增加3.2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增长近11倍、总数达35家,新增上市企业9家,4家企业上榜2025全球独角兽榜单 [4] - 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额16.2亿元 [4] 粤港澳合作与要素集聚 - 港澳投资企业增加近1000家,新引进港澳青创团队超800个 [7] - 港澳居民个税优惠政策减免税额超1.2亿元、平均税负下降超5成,港澳居民总数达1.1万人 [7] - 近一年来净增11万人,实有人口接近130万人 [7] - 将拓展"港澳研发+南沙转化""港澳服务+南沙制造"等创新模式,提高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含"港"量、含"澳"量 [9] 金融创新与资本市场 - 新增5家持牌法人金融机构、累计达17家,落地广州市首只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等重点机构 [8] - 与香港交易所共建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工业硅、碳酸锂、多晶硅等品种,累计成交额约25万亿元 [8] - 汇丰全球最大培训中心正式启用 [8] - 期货产业园已吸引46家机构入驻,落地的期货法人机构占广州市近60% [8] - 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累计交易金额超500亿美元 [8] - 累计开立FT账户超9000户,数量占广东自贸区(不含前海片区)近七成 [8] - 绿色信贷余额年均增速超40%,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绿色债券、粤港澳大湾区首单可持续发展债券 [8] - 近三年引进飞机98架、累计311架,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地 [8] 科技创新与投资引导 - 落地10亿元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目标规模20亿元的木棉花湾区高校科创投资基金 [7] - 设立20亿元广州南沙新区科技创新母基金,累计撬动超180亿元社会资本 [7] - 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累计撬动21家合作银行向562家科技企业授信64.7亿元 [7] 基础设施与交通物流 - 深中通道、南中高速等项目建成通车,狮子洋通道等项目加快建设 [10] - 深江铁路、南珠(中)城际铁路等项目加快建设,广珠(澳)高铁正在推进前期工作,构建"半小时大湾区交通圈" [10] -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码头等深水泊位建成投产,国际通用码头等项目加快建设 [13] - 2024年南沙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49万标箱,占广州港全港的77.5% [13] - 2025年上半年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1115.3万标箱、同比增长11.2% [13] - 开通170多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全球主要贸易港 [13] 对外贸易与开放水平 - 2025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完成1479.3亿元、同比增长17.5% [13] - 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33项试点措施全部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邮轮入境15天免签"等出入境便利化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10] - 广东自贸试验区首单高低硫保税燃料油混兑业务顺利开展 [10]
《南沙方案》第一阶段收官,广州南沙近一年来人口净增11万
第一财经·2025-08-05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