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结构性变革 - 消费市场正经历从商品消费为主导向服务消费的深刻结构性转型 [1] - 服务消费在居民家庭消费中的占比已达47%,成为新的增长点 [1] - 消费市场呈现增速向稳、增量向新、新动能加快涌现的特点 [4] 服务消费崛起 - 北京市服务消费占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已超过50%,领先全国3个百分点 [4] - 2024年北京市场服务性消费额增长6.1%,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7%,服务消费成为主要动力 [4] - 文化娱乐、交通出行和健康体育成为新的服务消费热点 [4] - 中长期看,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将超过50%并持续较快增长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变化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伴随GDP增速放缓而持续放缓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1][5] - 传统以商品消费为主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难以全面反映服务消费增长的全貌 [1] - 亟须建立更全面、更精准的消费统计指标体系 [1] 新兴消费动能 - 数字消费蓬勃发展,2024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7.6% [7] - 北京市数字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已达40% [4][7] - 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同比增长40.7%,占汽车销售总量比重达40.9% [8] - 国潮消费崛起显著,2024年全国新增2100多万种新产品,主要集中在化妆品、服装、家居等领域 [8] 消费对经济的贡献 - 消费对稳定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更为凸显,其稳定性对经济至关重要 [6] - 在2019年之前,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已超过投资,稳定在50%以上 [6] - 当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已经低于最终消费 [6] 政策与市场机制 - 近三年是消费政策出台最密集的时期,政策协同和合力正在形成 [9] - 以旧换新等政策有效促进了当期消费,并推动了绿色消费和智慧消费理念的形成 [9] - 市场机制在实现供求匹配方面关键,但目前存在低端供给过剩、中高端和服务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10] - 大数据赋能是消费创新的重要途径,但数据多由平台企业掌握,中小企业难以接触 [10] - 政府产业基金与市场风险投资合作是推动消费创新的有益尝试,如长沙成立的消费创新基金 [10] 面临的挑战 - 居民收入增速回落及预防性储蓄倾向增强,影响了消费信心和能力 [12] - 供给端同质化模式难以匹配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存在供需结构矛盾 [10][12] - 服务消费领域如文化教育、医疗健康面临制度性壁垒或政策限制,抑制市场活力 [10][12] - 消费环境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消费维权等方面仍需优化 [12]
创新消费力|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微:从商品到服务 消费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
北京商报·2025-08-05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