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个体现在还值得做吗,到底能赚多少钱
36氪·2025-08-05 17:00
最近总被问,超级个体值得做吗,到底一年能赚多少钱。 尤其是35+岁,或职场有危机感的朋友,最关心这个问题,因为要为自己以后做决策。 如果你在职场又痛又爽,每天都能学到东西、见到新世面,薪水也还满意,那就好好上班。 但如果你是这种情况: 35岁+,晋升无望, 眼看自己要被年轻人和AI拍在沙滩。 公司变相降薪,收入逐年下滑, 性价比低到地板。 内心焦虑,天天内耗,每天都干同样的事,不再有任何提升。 这种不如早点出来,这就是早晚的事。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规划"超级个体"之路。 因为我自己完整经历过。 从大厂出来创业,在决策做什么的时候,也算过能赚多少钱。 但我的逻辑,可能和大多数人不一样。 我不是按订单数和客单价这样的逻辑来算的,而是追求长期价值,追求复利。 短期赚的少没关系,关键是每做一件事都是有价值的,不是重复造轮子。 在职场,受够了「亲手把楼盖起来,又亲手拆掉」的事。 我当时就想,哪怕写一篇只有1000次阅读的公众号、拍一条只有1000次播放的视频,哪怕每个月只接1 个客户,都没问题。 短期数据差和收入低,没关系,有长期价值就行。 我相信,这样持续做一年,就能积累认可我的潜在客户,可以转化成交。这也是我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