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谢赛宁「踩雷」背后,竟藏着科研圈更黑真相:Science实锤论文造假+AI滥用
36氪·2025-08-05 17:50

谢赛宁是真倒霉!为了避免被LLM审稿「误上」,他领导的实验室投稿的一些论文中暗藏了系统提示词,被网友当中「处刑」! 科研欺诈形成产业链 多年来,专门研究科学不端行为的专家一直在警告:制造虚假科研论文的产业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手法日益复杂。 如今,一项大规模的调查提出了确凿证据。 跟刚刚《Science》爆出的科研圈两大丑闻,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这次,顶刊《Science》连发两条新闻,曝光了科研圈的两大「陋习」: 如果说第一条是实锤了科研界早有的恶习,那第二条绝对是科研圈新的「坏现象」。 而且,这次是实打实的科学研究,研究非常系统,证据充足,扒下了科研圈「皇帝的新衣」。 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20092122 这项研究分析了数千篇论文以及它们的作者和编辑,发现「科学诈骗」已经形成了产业链。 整个产业错综复杂、相互勾连,「论文工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涉及出版商、期刊和中介等多个环节。 (1)论文工厂肆虐,论文造假已形成产业链,全球科学期刊被系统性渗透; (2)ChatGPT入侵学术圈,20%计算机论文已现AI痕迹。 他们还发现一些大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