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年十大资管重磅事件全梳理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5 19:46

“9·24”金融组合拳政策影响 - 2024年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公布超预期的货币总量、房地产支持、资本市场支持等七大政策要点,导致股债市场走势出现转折点 [2] - 政策公布当日上证综指放量大涨4.2%,创2020年7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两市成交额骤增至9713亿元,至10月末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21% [3] - 宽松预期兑现后利率快速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2.5%,但随后出现“股债跷跷板”效应,资金由债向股转移,中证全债指数10月小幅回落0.8% [3] - 2024年12月金监总局出台《债券借贷管理办法》,将非银机构杠杆上限从原来的200%降至120% [3] 财富管理行业合规政策 - 2025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围绕消费者权益保护出台多项政策,包括《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 [5] - 《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自2026年2月1日起施行,首次系统性构建“产品-客户-销售行为”三维监管框架,要求金融机构向精细化、合规化、客户适配化方向转型 [5] - 《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对资管产品信息披露行为进行系统规范,全面覆盖产品募集、存续、终止各环节 [6] - 《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强化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和产品准入的管理责任,规范代销行为 [6]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 - 2025年1月22日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大型资管机构资产配置方向奠定主基调 [7] - 主要举措包括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优化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机制、提高年金基金投资运作水平、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 [7] - 4月8日金监总局发布通知上调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比例,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 [8] - 政策效果立竿见影,截至7月30日险企已完成21次举牌创近五年新高,险资出现在37单A/H股IPO基石投资者名单中,银行理财权益及混合产品余额达4.1万亿元占比首次突破15% [8]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内容包括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改革基金公司考核机制、深化基金费率改革 [9] - 新设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模式,要求头部机构此类基金发行数量占比不低于60% [9] - 基金经理考核中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9] - 行业迅速响应,头部公募调整考核权重,上半年全行业上报浮动费率主动权益基金186只占比42%,宽基指数ETF管理费统一下调至0.15%/年 [10] 信托行业监管升级 - 2025年4月11日金监总局发布《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这是2007年实施后首次修订 [11] - 修订后业务范围调整为信托业务、资产负债业务、其他业务三项,取消4项与主业无关联度的中间业务 [11] - 风险防范和化解被放在首要位置,信托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从3亿元提高至5亿元,强化资本和拨备管理 [12] - 要求信托公司建立以受托履职合规性管理和操作风险为重点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2] 理财产品估值整改 - 2024年下半年起监管机构重点整改银行理财调节收益行为,针对信托公司与理财公司合作中的四大问题进行规范 [13] - 整改核心目标是“收盘价估值”,要求理财公司不得违规使用平滑机制调节产品净值,2025年底前完成全部整改 [13] - 债券资产估值方式从交易所收盘价估值转向采用中证估值和中债估值,以反映市场公允价值 [13] - 整改后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将更真实,理财公司需通过优化资产配置策略应对波动 [14] 私募行业监管收紧 - 2025年私募行业上演“减量提质”大洗牌,各地证监局下发私募自查自纠工作通知,加强现场检查 [15] - 上半年已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568家,远超去年同期,5月单月注销63家而新登记仅4家,管理人净减59家 [15] - 截至6月底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19756家,管理基金规模20.26万亿元,较年初管理人数量减少但规模增长 [15] - 截至7月30日各地证监局已通报上百家私募机构违规行为 [15] 被动投资快速发展 - 截至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被动基金规模占比约30%,权益类基金中被动投资规模占比达50%以上 [16] - ETF规模加速增长,在被动基金中占比提升至72%,二季度非货规模增加6.54% [16] - 今年1月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指数化投资规模和比例提升 [16] - 大型基金公司积极布局新产品,富国和华夏基金分别新发13只和11只ETF,主流股票型ETF管理费率多为0.5%,但超四分之一ETF费率下调至0.15% [17] 黄金投资市场表现 - 黄金牛市自2018年下半年启动,伦敦现货金价从1178美元/盎司升至2025年6月底的3280美元/盎司,累计上涨约178% [18]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实物黄金ETF净流入达380亿美元,创2020年以来最佳半年度表现 [18] - 截至6月末全球黄金ETF资产管理总规模达3830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较年初大幅增长41%,总持仓量增加397吨至3616吨 [19] - 2月7日金监总局发布通知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确定10家试点保险公司,投资范围涵盖多种黄金合约 [19] 债券ETF市场创新 - 截至2025年7月30日债券ETF产品数量达39只,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大关至5122.40亿元,其中利率债ETF16只,信用债ETF21只 [20] - 5月份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后科创债发行主体扩围,配套机制完善,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体上市 [20] - 首批科创债ETF在上市第5个交易日总规模突破千亿元达1010.86亿元 [20] - 银行理财、保险、年金等长线资金成为科创债主力买家,险资将金融类科创债配仓比例提升至60%以上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