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交易进展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证监会批复 两家公司股票自8月13日起停牌 复牌日期未定 合并后中国重工将退市 [2] - 异议股东可执行现金选择权 中国船舶异议股东持有1853.85万股 现金选择权价格30.01元/股 总价值5.56亿元 中国重工异议股东持有32305.32万股 价格4.03元/股 总价值13.02亿元 [2] - 现金选择权大概率不会被执行 因中国船舶股价35.01元/股较现金选择权溢价16.6% 仅股价低于或接近现金选择权时可能被大额执行 [2] 合并战略意义 - 合并标志着"并购六条"发布后又一超级规模并购案例落地 验证资源协同效应 [3] - 中国船舶主力船型包括集运 LNG/VLEC和其他特种船型 中国重工聚焦油轮 干散货船 军船和海工装备 合并实现绿色技术互通 军民经验借鉴 细分市场突破和议价能力提升 [5] - 合并后总资产超4000亿元 超过南北车合并约3000亿元规模 2024年两家公司营收分别为785.84亿元和554.36亿元 净利润36.14亿元和13.11亿元 合并后营收超1000亿元 利润超50亿元 [5] 行业地位与订单 - 截至2024年末 中国船舶在手民船订单322艘 2461万载重吨 价值2169.62亿元 中国重工手持订单216艘 3031万载重吨 价值2337.68亿元 [5] - 合并后订单总载重吨5492万载重吨 占全球手持订单总量15% 为全球单一船舶法人主体订单第一的企业 [5] 合并时间线 - 2024年9月首次披露合并计划 2025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原则同意方案 2025年5月上交所受理申请并启动审核 7月4日上交所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 7月18日证监会批复注册 [6] - 自上交所受理至证监会注册批复仅耗时71天 体现对央企资本市场整合的支持力度 [6] 行业周期与挑战 - 合并期间美国贸易摩擦导致股价受挫 4月8日中国船舶股价跌至26.71元/股 较现金选择权价格30.24元/股折让11.7% [7] - 中国通过开辟新航线 强化东盟和中东合作 推进多边船舶认证体系等措施重拾行业信心 [7] - 全球造船产能持续退出 高附加值和高性能船只产能稀缺 供给矛盾突出 中国船舶订单预计长期满负荷 受益二十年一遇的船周期 [8] - 本轮周期中国船厂接单能力较上一轮明显强劲 重组推动中国船舶集团建成世界一流船舶集团 [9]
“两船”完成合并在即,全球最大上市船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