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开的日料店,气死了多少日本人?
虎嗅·2025-08-05 21:57

2016年,日本农林水产省(MAFF)颁布了《海外日本料理烹饪技能认证指南》,主要目的是撵走华人。 不少华人日料店打着东京、樱花、北海道的名号,造出了宫保鸡丁寿司、郫县豆瓣三文鱼等新式名菜,不仅颠覆了国际友人对正宗日料的理解,也夺走了 大量本国人的生意,忍无可忍的日本人最终搬出了这项"厨师认证"。 这门考试分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牌厨师要求最高,烹饪技法是其次,重在学习礼仪举止、传播饮食文化,铜牌门槛最低,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 做到预防食物中毒就行。 其本意是让华人厨师知难而退,但直到去年9月,全球金牌厨师只有23个[6],大部分是老外。 日本人对华人经年累月的穷追猛打中,他们或许忽视了一个问题:一拨人抢走另一波人的饭碗,尚且可以归功于运气,但如果举国的饭碗都不保,问题一 定出在自己身上。 日料被中国人做大做强,这锅还得日本背。 一、大自然的搬运工 中国日料店的三文鱼未必是日本空运,但日本日料店的三文鱼,大概率是挪威空运的。 上世纪80年代,挪威水产养殖技术进步太快,走在了人民群众购买力的前面,出现三文鱼产能过剩。为了解决内需市场容量有限问题,渔业部长Thor Listau在1986年带头解放思想,定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