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六大行火速响应消费贷贴息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5 22:14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7月31日提出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激发消费潜力并提升市场活力 [4][5] - 政策目标包括对冲外需波动 促进经济增长 推动消费基础设施升级和服务能力提升 助力经济结构长期转型 [5] 国有银行响应与执行措施 -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均表态积极响应政策 承诺优化流程 简化手续并确保政策精准高效传导 [1][4][5] - 邮储银行将利用遍布城乡的网点网络优势降低城乡居民消费信贷成本 交通银行计划以数字化手段和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提振消费并精准滴灌商圈金融需求 [5] - 银行执行重点包括加强资金合规使用 推动政策红利直达消费者和服务业主体 并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扩大消费需求 [4][5] 地方先行实践与政策细节 - 2024年以来至少有三地实施消费贷贴息政策 包括四川(2023年9月开始)、重庆和杭州余杭区 贴息幅度多为1.5%左右 [1][6][9] - 四川限定贴息用于购买汽车、电子产品、住房装修、家电家具4类商品 重庆限定家装、家电、家具、厨卫等行业商户 杭州余杭区则对申请人群按收入分级限制(从低保边缘户到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元) [6] - 贴息资金来源主要为地方财政 例如四川由省与市县按8:2比例负担 杭州余杭区由省级财政承担60% 区级财政承担40% 其余部分由农商行让利承担 [9] 市场影响与预期效果 - 政策可降低居民部门真实利率水平 抑制边际储蓄倾向并刺激当期消费 同时帮助银行扩大消费贷规模(拉大分母)以缓和不良率 [8][9] - 上半年住户贷款仅增加1.17万亿元 其中短期消费贷款增长缓慢 贴息政策有望缓解消费需求疲软和市场信心偏弱问题 [8] - 专家建议将贴息政策嵌入各类消费场景 覆盖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 并强化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等政策工具协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