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业绩预期 - 预计第二季度总收入9505万美元 每股亏损042美元[1] - 过去30天每股亏损预期维持不变 营收预期稳定在9505万美元[1] - 年度经常性收入目标维持75亿至10亿美元区间 4月ARR达310万美元显示强劲开局[5] 业务发展动态 - 专注于AI云基础设施服务 通过自有和托管数据中心支持AI/ML工作负载[2] - 新增三个区域数据中心 包括以色列战略数据中心 扩大欧美覆盖范围[6] - 与Saturn Cloud深化合作 集成NVIDIA GB20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 2025年6月向欧洲客户开放[6] - 升级Slurm集群架构 增强对象存储能力 加快模型训练数据集访问速度[7] - 扩展Metaflow/D Stack/SkyPilot等外部AI平台集成 降低客户迁移门槛[7] 资本开支与盈利能力 - 2025年资本开支预算从15亿美元上调至20亿美元 主要因Q4支出提前至Q1[11] - 调整后EBITDA预计2025全年为负 管理层预计2025下半年某个时点转正[11] - 由于Jeff Bezos和Mikail Parakhin投资导致投票权低于50% Toloka业务从Q2起不再合并报表[12] 市场竞争格局 - 面临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等巨头竞争 两家合计占据云服务市场超50%份额[8] - CoreWeave等纯AI基础设施公司同期涨幅达165% 显示行业高增长特性[18] 股价表现与估值 - 过去六个月股价上涨596% 超越计算机科技板块68%和互联网软件服务行业104%的涨幅[13] - 市净率404倍 与行业403倍基本持平 Value Style评分F显示估值处于高位[19][20] - 同期微软上涨296% 亚马逊下跌104% 表现优于传统科技巨头但逊于同业新锐[18] 战略定位与风险 - 定位为专业AI基础设施公司 2024年10月重新上市交易[2] - 美国数据中心布局有助于降低本土客户延迟 增强AI原生云优势[6] - 过去60天分析师持续下调盈利预期 反映市场担忧情绪[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