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十一批集采竞争激烈 医保局提示理性报价
搜狐财经·2025-08-06 01:01

集采竞争格局 - 第十一批集采同一品种申报企业数量达45家 超过第十批集采36家的纪录[1] - 55个拟采购品种平均每个品种有15家企业 其中3个品种企业数超过40家[1] - 企业申报数量前三品种为二羟丙茶碱注射剂45家 头孢唑肟注射剂43家 法莫替丁注射剂40家[1] 集采规则机制 - 申报企业最多10家入围 与第十批集采规则保持一致[1] - 优化价差计算"锚点" 不再以最低价作为参考 防止个别企业低价影响其他正常报价企业[3] - 报价最低企业需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3] - 医疗机构报量方式调整为按具体品牌报量 尊重临床用药选择[3] 市场竞争态势 - 仿制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原因为竞争企业过多且研发生产重复[2] - 企业对一致性评价积极性高 上半年未进行集采导致企业数量堆积[2] - 国家层面已开展10批药品集采 覆盖435种药品 近800家药企中选[2] 政策导向 - 国家医保局提示企业做好成本收益核算 科学研判市场竞争格局 坚持理性报价[2] - 集采坚持"稳临床 保质量 防围标 反内卷"原则[3] - 药品联采办将核查申报投标企业资质及企业间关联关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