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有座“大冰箱”(新视点)
早上到港,下午入库,转天上架……炎炎夏日,每天上百吨冷藏冻肉从阿根廷、智利远渡重洋抵达天津 港后,24小时内便被配送至京津冀主要市场。 货值高、运距长,美味从源头直达餐桌,连接产销两地的密集航线必不可少,漂洋过海后的极速"锁 鲜"同样重要。 "天津港港区集聚了一批冷库园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冰箱',为进口水果、肉类、水产品等提供理想 的储存环境。"天津港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像南美车厘子集中上市季,约3万吨鲜果在此中转,确 保"上桌"后仍然色泽红润、口感脆甜。 "大冰箱"长啥样? 天津港,缘何成为京津冀进口生鲜食品的"大冰箱"? 看区位优势,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拥有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网络,147条集装箱航线 联通全球,120个内陆营销中心覆盖14个省份。 高空俯瞰,一片片无窗密闭、集中分布的白色建筑,便是港区冷库。在天津港远海供应链公司园区,冷 库库容达5万吨,储存货物约4.8万吨,库容率达九成以上。 走近细看,"大冰箱"分为冷藏和冷冻两区。冷藏区温度一般控制在0到1摄氏度,冷冻区则在零下18摄氏 度以下,可满足不同生鲜的储存需求。不仅如此,冷库还配备了智慧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 技术,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