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阴影下,美国零售业之“怪现象”(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8-06 06:50

核心观点 - 美国新关税政策导致零售业出现全球同款商品仅在美国涨价、商家囤货但不敢大幅提价、消费与投资意愿受挫等现象[4] 同款商品全球价格不涨仅美国涨价 - 阿迪达斯因关税使上季度损失数亿欧元 美国市场运动鞋价格将上涨 全球价格保持不变[5] - 宝洁公司为应对10亿美元成本增加 在美国市场将约1/4商品价格上调5%[5] - 美国线上平台约29%商品价格上涨 平均涨幅接近6% 涉及洗碗机、智能手机等品类[6] - 关税对低收入家庭冲击更大 食品等必需品缺乏价格弹性 税负占收入比例更高[7] 商家囤货保供应但不敢大幅提价 - 零售商紧急囤积货物对冲成本 推高美国仓储费用[8] - 百思买大量采购电子产品 烟花公司囤积中国产烟花 宠物用品商借债采购[8] - 部分企业仅提价10% 无法完全转嫁成本 因价格过高将抑制消费需求[8] - 高关税带来三重压力:进口成本增加、仓储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8] 消费与投资意愿受挫 - 美国6月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6% 表明通胀升温[11] - 关税政策预计使2025年底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 2026年底上升0.7个百分点[11] - 6月美国总零售额下降0.33% 核心零售额下降0.32%[11] - 企业遭遇订单取消 自行车企业失去30%-40%客户 批发商推迟或取消订单[9][10] - 投资意愿受抑制 企业难以调整全球供应链布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