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信贷支持到上市护航,金融赋能新型工业化路线图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6 07:53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路线图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构建全覆盖、差异化、专业性金融服务体系,形成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清晰路径 [1] - 总体目标为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金融工具联动衔接更紧密,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充分满足 [2]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 优化资金供给结构,为新型工业化提供贷款、债券、股权等融资支持 [1] -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核心技术攻关、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1] - 优化供应链金融和区域、外贸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1] - 推进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和传统工业绿色低碳改造 [1] - 发展数字金融,支持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1] 具体政策措施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体系 [4] - 探索产业链金融"脱核"服务模式,借助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使缺乏核心企业担保的专精特新企业也能获得授信 [3] - 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性,优化跨境结算便利化、外汇套保服务、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知识产权融资支持 [3] 金融机构内部机制 - 金融机构要把服务新型工业化列入长期经营战略,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完善尽职免责和激励机制 [6] - 健全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的内部机制安排,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 [6] - 推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机构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支持金融控股公司整合资源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7] 人才队伍建设 - 鼓励金融机构与产业部门双向培养科技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队伍,向产业园区派驻金融专员 [6] - 招收引进具有先进制造业专业背景的人才,打造复合型金融管理和服务团队 [7] 政策协同与长效机制 - 加强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协同联动,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政策激励约束、地方政策配套、风险协同防控等机制 [6] - 健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机制,建立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推荐机制,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