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平台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该趋势对中小企业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也伴随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风险,需通过政策引导和监管加以应对 [1][2][3] 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中国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1]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深化,呈现出平台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1] 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的积极影响 - 中小企业全方位基于第三方数字平台开展业务,有利于优化内部流程,提高质量控制能力和生产效率 [1] - 近3年,更多中小企业借助TikTok、Temu等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国际贸易 [1] - 平台为小企业提供运营层面的公共基础设施,大大降低创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 - 企业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生产流程,能大大降低次品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2] - 平台生成的全方位中小企业数据,可以协助外部投资者和贷款机构判断企业融资风险,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 数字平台的技术演进与商业模式 - 数字平台底层算法正从智能推荐向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化 [1] - 以算法推荐商品具有千人千面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精准投放广告获取利润,形成商业闭环 [1] - 新的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算法,其触角可深入生产流程、产品创新等,有望大大提高效率 [1] 平台化趋势带来的潜在问题 - 平台可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利于平台内中小经营者 [2] - 平台可能通过自我优待、有偏推荐等限制公平竞争,或要求平台内经营者作出排他选择 [2] 政策建议与行业展望 - 可考虑出台中小企业上云补贴,并研究补贴发放至平台或中小企业的具体方式 [2] - 需理顺激励机制,形成平台与中小企业相互激发的创新生态系统 [2] - 鼓励基于平台的数据开发和数据交易 [3] - 应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精准审慎使用反垄断和监管政策工具,为平台内的中小经营者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3] - 中小企业将在促增长、稳就业、保民生等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 [2]
杜创: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经济日报·2025-08-06 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