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医药数字营销已成为行业标配而非可选尝试,其重要性因医患信息差缩小和患者参与度提升而显著增强 [1] - 数字营销应定义为数据驱动的全渠道服务,涵盖医患联动、全程服务和全渠道整合等维度,而非简单线上化传统营销 [1][13] - 行业面临价值量化瓶颈,需通过精细化指标评估各环节效果而非直接挂钩销量 [1][13][14] - 资本市场热度自2022年起断崖式下降,但市场规模仍稳步增长,2024年数字营销费用占生物制药企业总营销费用25% [1][9][10] 市场规模与资本动态 - 中国医药商品销售总额以年均超千亿元增速增长,制药企业销售费用增长率超过药品市场整体增速 [3][5] - 生物制药企业数字营销预算占比从2019年持续上升至2024年回落至2020年水平,2024年仍占营销总费用25% [7][9] - 医药数字营销领域投资事件数从2015年起年均约20起,2022年出现断崖式下降,2024年仅3起IPO事件,2025年上半年无新投融资 [10][12] - 健康之路和方舟健客数字营销业务占2023年营收分别为9.1%和3.6% [12] 数字营销定义与价值量化 - 狭义数字营销仅涵盖传统营销线上化或医生学术推广,广义数字营销是以数据驱动的全渠道服务,包含医患联动、全程服务等六大特征 [13] - 价值量化需匹配细颗粒度考核指标,避免所有环节直接与销量挂钩 [13][14] - 医生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和信息化基础完善为精细化考核提供条件 [14] 医疗服务链与营销模式演变 - 医疗服务链条完善使营销触点激增,数字化手段成为全渠道营销刚需 [15] - 线上渠道因医患信息获取习惯线上化成为必备刚需,需与线下渠道协同 [15] - 花红药业指出增长链路带来机会但信息复杂度提高,企业脱颖而出难度增加 [16] 基础设施与精细化管理 - 用户数据收集和画像建立重要性高于专业信息发送 [17] - 精细化管理需动态调整参数和测试算法,依赖项目经验积累和方案总结 [17] - 供需双方需就各环节结果与销量相关性达成共识以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17] 工具类产品竞争格局 - 信息化功能领域已红海且头部效应显现,数字化功能板块存在未满足空间 [19] - 天士力指出大企业在CRM等系统具性价比优势,小企业在AI插件等创新应用有独特性 [20] - 未来竞争方向是系统配以人工智能应用及运营服务 [1][19] 服务类产品供需状况 - 针对C端的用户视角健康内容稀缺,专业健康管理服务供不应求 [2][21] - 恒瑞医药2025年3月发起肿瘤患者康复拉力赛,寻找专业患者管理合作方 [22] - 健康管理服务需多学科团队协作,人工智能应用如数字医生显著降低人力成本并提升标准化 [23] - 惠每数科推出专病个案管理师智能体,基于患者数据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 [24] - 商涌科技为近4万人提供医疗垫付服务,为千余名血液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 [25] 解决方案类产品发展 - 药企对整体解决方案需求快速上升,数字医疗基因企业更具创新优势 [26] - 京东健康2024年为礼来、第一三共等近30款新特药完成线上首发,缩短患者用药周期 [27] - 健康之路截至2024年底与570家企业合作,提供一站式数字营销服务 [28] - 解决方案需企业更懂医生和患者,并能高效整合全渠道资源 [26][27] 行业未来方向 - 需加深工具类产品数字化功能、提升服务类内容与患者管理水平、打造更多有效解决方案 [28] - 数字营销是基于数字世界的全新打法,数据收集、应用和资产化能力构成核心竞争力 [2]
医药数字化增长报告:以用户为中心,用内容+服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6氪·2025-08-06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