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政策框架升级 - 2025年中国ESG信息披露政策体系成熟化,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要求上证180、科创50等指数成分股及境内外双重上市公司最迟2026年披露2025年度报告 [3]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将可持续发展报告纳入法定披露范畴,违规企业将面临责令改正等监管措施 [3] -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将ESG融入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财政部《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全面施行,构建中国特色披露框架 [4] 行业专属ESG标准细化 - 《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CASS-ESG 6 0)》覆盖90个行业,提供165项环境、社会、治理维度的关键指标及实践案例 [4] - 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GB/T 24067-2024),填补国内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空白 [7] 双碳政策系统化推进 -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进入实施阶段,明确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与ESG评价方法联动机制 [6] - 15部门联合印发《碳足迹管理体系实施方案》,规范企业碳排放核算全流程标准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2025年施行,全面规范能源开发至消费各环节,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7] 绿色金融创新加速 - 央行等部门发布强化绿色金融发展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可持续信息,推动ESG要素纳入信用评级模型 [8] - 绿色信贷、债券、保险等工具多元化发展,为低碳转型提供融资支持 [8] 企业战略转型路径 - 需建立高层主导的ESG专项小组,设定碳排放硬指标并重构高耗能业务模式 [8][9] - 投资决策需通过ESG与双碳双重评估,动态调整战略应对政策变化 [9] 运营管理绿色革新 - 生产环节引入节能技术智能化改造,供应链管理纳入ESG考核并建立供应商淘汰机制 [11] - 产品设计需考量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服务端推行回收再利用等绿色举措 [11] 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 加大新能源、碳捕获等技术研发投入,数字化工具提升ESG管理精准度 [12] - 产学研合作平台攻克关键技术,如太阳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 [12] 信息披露质量提升 - 需建立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按最新监管要求编制图文并茂的ESG报告 [14] - 引入第三方审计验证数据,搭建利益相关方沟通平台增强透明度 [14]
2025年ESG分析师与双碳新航向可持续发展
搜狐财经·2025-08-06 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