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口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港口在全球货物吞吐量中占据主导地位,自动化码头规模世界第一,港口作业时效领跑全球 [1] - 宁波舟山港连续16年保持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2024年吞吐量达13.77亿吨,同比增长4%,集装箱吞吐量达393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 [2] - 全球前10大港口中6个为中国港口,前20大港口中9个为中国港口,上海港以超5000万标箱吞吐量稳居首位 [2] - 中国港口作业效率显著提升,2024年平均每小时吞吐3.8万标箱,集装箱船舶直靠率均值达89%,锚地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至19小时 [3] - "十四五"期间中国港口基础设施显著增强,万吨级以上泊位增加379个至2971个,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增加1600公里至1.76万公里 [3] 港口运营效能 - 2024年深圳港港口运营效能跃居全球第一,青岛港船舶在锚地平均等待时间缩短9小时 [3] - 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在2024年全球港口班轮运输连通度指数排名中位居前三 [3] - 鼠浪湖码头创造40万吨矿船满载接卸作业仅耗时33小时的高效纪录,接卸效率居全球港口前列 [5] - 鼠浪湖码头船舶直靠直装作业占比超30%,有效减少货损货差并降低能耗 [5] 港口专业化能力 - 中国港口具备处理矿石、煤炭、原油、液体化工品和多种散杂货的专业能力 [4] - 鼠浪湖码头拥有2个40万吨铁矿石卸船泊位,1个10万吨级和2个5万吨级装船泊位,堆存能力突破600万吨 [4] - 2024年鼠浪湖码头完成铁矿石吞吐7297万吨,配备两套混配矿系统,具备多种矿石加工能力 [4][5] 智慧港口建设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和干散货码头52座,规模和技术水平稳居世界前列 [7] - 鼠浪湖码头实现矿船无人清舱常态化运行,堆场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完成首飞 [6] - 上海港集成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自主研发智能营运管控系统 [7] -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5G龙门吊集群和5G无人集装箱卡车编队 [7] 绿色港口发展 - 青岛港自主研发集装箱碳足迹核算服务平台 [7] - 宁波舟山港通过梅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打造"绿电码头" [7] - 上海港完成中国首次国际航行集装箱船绿色甲醇燃料"船-船"同步加注作业 [7] - 鼠浪湖码头实现粉尘科学控制和污水零排放 [6] 港口金融创新 - 上海港推出全国首个航运指数期货——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日均成交量超13万手,日均成交额超114亿元 [8][9] - 该期货为全球首个依托中国指数开发的航运期货品种,为市场提供透明价格参考和风险管理工具 [8][9] 港口基础设施规划 - 宁波舟山港正建设千万箱级集装箱泊位群和世界级大宗散货泊位群 [11] - 宁波舟山港规划从"物理层"、"数字层"和"生态层"三个层面进行升级 [11] - "十四五"期间中国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超70%,形成多个世界级港口群 [3][14] 港口多式联运发展 - 2024年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约15% [14] - "一单制"和"一箱制"广泛应用,促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14] - 10个沿海省份和7个长江沿线省份组建了省级港口集团,实现港口运营一体化 [14]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强内河港口与海港的战略协作,提升物流中转效率 [15] - 建设水陆交互枢纽,发展多式联运和配套物流设施 [15] - 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将港口打造成产业集聚基地和综合服务平台 [16] - 加强国内港口与海外港口联动,支持以中国港口为中心的航线网络建设 [16]
中国自动化码头规模世界第一——“大港”有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