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资管行业依赖城投债策略的终结 - 券商资管行业过去普遍采用买入低信用资质城投债并持有到期策略 依赖城投债票息和债券牛市取得超额收益 该策略对投研能力依赖较小且年化收益率可达6.4% [4] - 城投债成为核心配置品种源于2016年后产业债违约潮 民企产业债违约占产业债违约70% 而城投债有政府背书无违约风险 [5][6] - 2022年净值化改革和债灾导致固收产品遭遇大规模赎回 城投债持有到期策略开始失效 [7] 城投债市场环境剧变 - 城投债市场面临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和信用利差极致压缩双重压力 高等级长久期城投债收益率全面进入"2"时代 3年内AAA级城投债收益率降至"1"开头 [8] - 供给端因城投平台发债约束加强而收缩 投资机构风险偏好降低导致资金涌向低风险债券市场 城投高等级债券供不应求 [8] - 当前固收投资面临三大考验:静态收益骤降 存量高息资产到期后再投资压力大 久期被动拉长导致利率微小波动引发显著回撤 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交织 [9] 券商资管业务规模与业绩压力 - 截至2025年6月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达5.52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551.32亿元 其中固收类产品规模4.55万亿元占比82.50% [10] - 银行要求一年期固收产品业绩基准达2.7% 但当前五年期城投债票息已无法达到该水平 预计明年将出现大面积产品无法达标业绩基准 [10] - 固收类产品占公司产品规模70%以上 收益率相比前几年明显下滑 投资经理面临失业风险 [1] 行业转型方向与举措 - 转型方向包括多资产多策略覆盖境内外股票商品债券等 策略实现多样化 部分公司已布局量化部门和FOF团队建设 [3][11] - FOF产品发行大幅增长 截至7月30日52家券商累计发行私募FOF产品405只 华泰证券资管发行77只位居行业第一 [16] - 可转债重要性凸显 第一创业可转债产品年内总回报达24.19%居债券型产品业绩首位 [14][15] 券商资管竞争优势与差异化路径 - 券商资管拥有全牌照优势 投资范围覆盖其他资管产品衍生品跨境资产公募REITs等领域 可通过内部多部门协同提供综合性服务方案 [12] - 线下覆盖千家营业部建立客户信任 相较于私募基金更具渠道优势 [13] - 中小券商需依托特色化差异化赛道突围 未来成功机构将不超过10家 行业处于转型关键时点但摆脱路径依赖仍非常困难 [11][18] 具体策略转型实践 - 多资产多策略通过资产和策略多元化分散风险 全天候策略投资权益债券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可转债REITs期权等多资产类别 [18] - 量化策略因人员配置限制成为转型重点 只需较少人手即可结合主观策略实现效果 先做大类资产动态配置再向主观策略延伸 [18] - 部分机构开始进行中频波段交易把握确定性机会 以弥补持有到期策略收益不足 [9]
【深度】“摆脱”城投债,券商资管转型迎大考
新浪财经·2025-08-06 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