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概览 - 在香港从事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及分销 [2] - 采用外包生产模式 供应商包括制造商 [2] - 拥有六个自有品牌和六个第三方品牌代理权 [2][4] - 产品分为保健补充品及产品和美容补充品及产品两大类 [2] - 销售渠道以万宁零售门市分销为主 同时有自营电商平台和批发业务 [2] - 2025财年营收1.3亿港元 净利润3626万港元 [4] - 在香港保健及美容补充品零售市场占有率1.6% 排名第七 [2][4] - 在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及产品零售市场份额29.4% 排名第一 [2] 品牌与产品矩阵 - 自有品牌包括"炎痛消"(关节与痛症产品)、"正品"(日常基础补充)、"Profix"(益生菌系列)、"維再生"(复合配方保健)、"日藥堂"(传统中药调理)和"Organicpharm"(天然有机系列) [4][6][7] - 第三方品牌包括"iPro+"和"Boiron"等 [2] - 产品覆盖关节健康、肠胃健康、免疫调节、美容美白、视力保健等多个功能维度 [4][5][6] - 明星产品"炎痛消"是万宁零售门市最畅销的五种关节及痛症产品之一 [10] 市场发展趋势 - 香港保健及美容补充品市场零售值2024年达27亿港元 预计2029年增至35.4亿港元 年复合增长率5.5% [9] - 关节健康、免疫调节和美容抗氧化是三大核心增长动力 [1][9] - 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从2019年140万人增至2023年170万人 年增长率5.4% 推动关节健康需求 [10] - 疫情后免疫调节类产品需求显著增长 例如草姬集团相关产品2023年销售额8340.3万港元 占比33.2% [11] - 美容抗衰产品关注度提升 莱特维健针对不同年龄层推出系列产品并取得可观销量 [12] 新兴增长机会 - 功能美容趋势从外用到内服 年轻消费群体偏好抗氧化、美白、抗糖化功能产品 形态向即饮型、软糖型发展 [13] - 男性保健市场存在蓝海机会 抗疲劳、健骨、体能提升类产品供给不足 [15] - 快速有感产品需求上升 包括口服速释、小包装单剂量等形态 强调即时效果感知 [16] - 本地研发出海机会显现 公司已在台湾设立附属公司 计划拓展东南亚市场 [18] 战略举措 - 实控人张运裕2021年11月以2480万港元收购公司后推行多品牌策略 [4] - 联合高校推进功能验证与成分稳定性测试 强化产品科学背书 [17] - 规划男性专属配方产品拓展 含人参、番茄红素等复合成份 [15] - 通过自建仓储分销体系连接海外制造商(日本、台湾、澳洲)与本地渠道 [7]
香港跑出超级隐形冠军:80后大哥卖保健美容品,全港第七
36氪·2025-08-06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