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关税冲击下亚洲至美航线运价下跌 企业加速布局新兴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6 20:55

运价暴跌表现 - 亚洲至美国西海岸平均即期运价自6月1日至8月1日暴跌58% [1] - 亚洲至美国东海岸运价同期下滑46% [1] - 美西基本港航线价格从6月初6100美元/FEU降至2000美元/FEU [1] - 美东航线运价从7100美元/FEU降至3000美元/FEU [1] 运价下跌原因 - 全球航运运力严重供大于求 [1] - 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导致贸易路线重新洗牌 [1] - 新船交付量激增造成运力过剩 [3] - 船公司系统性误判供需 激进投放运力 [3] - Gemini联盟新增TP9航线 TS Line等小型船司重返美西航线 [3] - OCEAN联盟与MSC使用19000TEU超大型船只运行美西航线 [3] 行业影响与应对措施 - 船只租金收入同比下跌10%-20% [2] - 船公司通过取消航班(空白航班)维持运价 [1] - 红海危机绕行好望角吸收约10%集装箱船供应量 [5] - 船公司减少北美航线份额至20%(原高峰期35%) [7] - 企业通过长期合约平抑运价波动 建立库存缓冲不确定性 [6] 运力供给数据 - 全球集装箱船舶运力达3279.3万TEU 环比折年率7.3% [5] - 未下水新船订单量930万TEU 占现有运力28.4% [5] - 新订单将在未来1-4年陆续下水 [5] 区域市场分化 - 欧线和南美航线7月初出现拐点 [6] - 澳新航线在低位反弹 [6] - 南美/西非/东南亚航线运价显著高于2023年绕行前水平 [6] - 远东-南非集装箱贸易量增速达20.4% [6] - 远东-南美增速16.1% 远东-中东/印度次大陆增速15.0% [6] 新兴市场布局 - 货代公司增加越南/墨西哥等新兴市场业务 [7] - 南美/东盟出货量呈现增长 [7] - 船公司重点布局东南亚/拉美/澳大利亚等中国产业重点区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