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模力聚申”再提速!上海具身智能产业剑指500亿元
国际金融报·2025-08-06 21:18

政策总体目标 - 到2027年,上海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目标突破500亿元 [3] - 实现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建设不少于4个高质量孵化器 [3] - 计划集聚百家行业骨干企业,落地百大创新应用场景,推广百件国际领先产品 [3] 技术创新与研发支持 - 重点支持感知决策、运动控制、具身语料、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按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7] - 支持企业联合攻关运动控制模型,构建通用运动控制体系与操控技能库 [7] - 加快双系统、端到端等技术架构探索,提升上下肢、手眼、脑身等协同水平 [8] - 对购买语料服务产品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年的语料券支持 [8] 产业生态与公共服务平台 - 建设算力、实训场、中试、投资、租赁五大公共服务平台 [9] - 对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按总投资给予最高50%且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 [9] - 对达到一定算力租用规模的企业给予最高4000万元/年的算力券支持 [9] - 建设数字孪生实训场,实现仿真训练到迭代学习的闭环 [9] - 强化市级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战略牵引,探索算力和语料作价入股等新型金融工具 [10] 产业链培育与核心零部件 - 发挥上海自主智算芯片、本体机器人与大模型企业集聚优势,加快专用芯片、核心主板等核心零部件研制 [11] - 推动关节模组、智能传感器、视觉相机等高价值零部件企业研发生产基地落地 [11] - 支持以公版机为代表的终端研发,鼓励开发操作型、智慧型终端产品 [11] - 对销售或租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企业,按合同额给予最高5%且不超过500万元奖励 [11] 应用场景与市场推广 - 重点在物流装配、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康养、家政服务五大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14] - 对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应用项目按总投资给予最高20%且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 [14] - 上海已涌现领先产品,如青龙机器人拥有2.8B参数规模的操作大模型,基于600万组真机运行数据 [14] - 国家地方共建创新中心与浦江实验室团队计划年内完成2500万组整机数据积累,规模达谷歌同类数据集10倍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