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加征关税重创德国汽车业
经济日报·2025-08-07 06:05

美欧贸易协议对德国汽车行业的影响 - 美国与欧盟达成新贸易协议 将大多数欧盟商品关税降至15% 其中汽车关税从27 5%降至15% 但仍高于2024年底2 5%的水平 [1][2][5] - 协议避免了全面贸易战 为行业带来确定性 防止报复性关税对跨大西洋贸易的进一步破坏 [2][5] - 协议包括欧盟承诺在2028年前购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追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 以及对部分商品实现"零关税" [2] 德国车企财务状况 - 预计德国三大车企(梅赛德斯-奔驰 大众 宝马)今年现金流减少超过100亿美元 [3] - 梅赛德斯-奔驰现金流预计从110亿美元骤降至约30亿美元 大众从95亿美元降至38亿美元 宝马小幅下降至50亿美元 [3] - 奥迪上半年税后利润同比下降37 5% 保时捷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1% 梅赛德斯-奔驰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69% [3] 供应链与成本压力 - 15%的关税显著增加了德国车企出口和供应链成本 高端车型多依赖欧洲生产的零部件 [4] - 美国对钢铝维持50%的关税 对汽车供应链造成额外压力 [4] - 美欧贸易协议提出以配额制替换高关税 但具体细节尚未明确 短期内难以缓解供应链紧张局面 [4] 市场竞争力与销量 - 关税从2 5%升至27 5%后 德国对美出口汽车销量已出现下滑 [4] - 15%的关税虽缓解部分压力 但消费者购车成本上升可能进一步抑制需求 [4] - 美国关税政策宣布后 德国车企股价暴跌 宝马 大众和保时捷跌幅为13%至25% [4] 就业与生产转移风险 - 15%的关税可能导致欧洲车企及其供应商损失高达7万个就业岗位 [5] - 大众正考虑在美国新建奥迪工厂 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也可能扩大在美产能 [6] - 建厂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并进行高额投资 短期内难以弥补损失 [6] 电动汽车转型挑战 - 德国车企正投入巨资推动电动汽车转型 大众计划到2030年投资1800亿欧元 [6]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的现金流减少可能迫使企业削减研发预算 延缓转型 [6] - 高关税仍可能限制企业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6] 多重危机叠加 - 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和芯片短缺已对德国车企造成冲击 [6] - 美国对钢铝加征50%的关税和对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 增加了德国车企的零部件成本 [6] - 美欧贸易协议中的配额制谈判可能为供应链带来一定缓解 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