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高新区(滨江):以创新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展历程与定位 - 杭州高新区成立于1990年 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2002年与滨江区合并为杭州高新区(滨江)[1] - 该区聚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产业链 形成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稳居第一方阵[1] - 202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9.9亿元 同比增长7.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1][7] 科技创新体系 - 白马湖实验室于2022年成立 聚焦能源产业需求 实现清舱效率提升10%以上[2] - 构建以"超高灵敏极弱磁场与惯性测量装置项目"为中心 4名院士牵头4大平台 5大院校建设研究院 600余家省市研发中心组成的科创平台体系[3]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9.1% 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6.5万人 科技人才发展指数蝉联浙江省第一[4] 产业生态建设 - 2024年5月第三次获得"浙江制造天工鼎" 并被授予金鼎称号[5] - 推进"一园三谷五镇"布局 涵盖中国视谷 国际零磁科学谷 中国数谷 重点发展智能物联 集成电路 高端软件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5] - 2024年7月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入选浙江省培育名单 成为省内首个该领域先导区[5] 企业培育成果 - 累计培育上市公司74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900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00家[6] - 拥有海康威视 大华股份 网易 新华三等龙头企业 及宇树科技 中昊芯英等新锐企业[6] - 2024年上半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中国专利奖数量均列浙江省第一[6] 人工智能产业 - 2024年高端软件与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超2000亿元 占杭州市比重超40%[7] - 集聚超190家高端软件与人工智能规模以上企业 形成覆盖计算芯片 AI框架 服务器 算力设施 行业大模型的完整产业链[7] - 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规模达240P 为500余家用户提供免费测试[8] 政策与基础设施 - 2024年5月迭代升级人工智能政策 加大算力租用补贴 模型交易奖励 布局开源生态[8] - 30多家企业训练发布超40个模型 其中11个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 应用领域涵盖电力 金融 智能制造等[8] - 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与杭州数据交易所累计上架数据集产品1312个 登记交易金额112.14亿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