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 -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有力支撑 [1] - 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1] - 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福祉,关系乡村可持续发展 [1] 当前挑战与治理方向 -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仍面临挑战:围湖造田、过度养殖等破坏生态的行为尚未根除,部分农村"脏乱差"面貌未根本改变 [2] - 生活垃圾与污水治理、厕所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短板,一些地方整治标准不高、推进力度不够 [2] - 必须着力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题,扎实推进农村生态保护修复 [2] 系统治理与价值转化 - 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和科学有序的空间布局体系 [2] -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修复、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 [2] - 以"美丽生态"催生"美丽经济",将田园风光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业态 [2] 因地制宜与精准施策 - 要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和人文传统,聚焦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改造等群众最迫切的需求 [3] - 既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也不回避"脏乱差"的现实问题 [3] -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让每一项整治措施都贴合乡村肌理、契合农民期盼 [3] 长效治理与战略定力 - 生态环境改善非一日之功,需以"钉钉子"精神抓常抓长 [3] - 从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到持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再到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每一步都必须稳扎稳打 [3] - 浙江"千万工程"二十余年久久为功,造就万千美丽乡村,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生动例证 [3] 生态宜居与可持续发展 -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关乎农民群众生活品质,更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4] - 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4] -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系统治理、因地制宜、久久为功,才能筑牢美丽中国建设的乡村根基 [4]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经济日报·2025-08-07 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