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广州工业在经历15个月负增长后于2025年上半年企稳回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标志着深度调整后出现触底回升的积极信号 [2] - 广州经济的修复路径中,工业的率先企稳正发挥关键的探底与牵引作用,上半年广州经济增速达3.8%,较一季度的3.0%提速明显 [4][5] - 广州制造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深刻变革,其突围的核心在于产业体系的韧性、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以及制度创新的赋能 [3][6][27] 工业整体表现与企稳信号 - 2025年上半年广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微增0.7%,为长达15个月的负增长按下暂停键 [2] - 工业的率先企稳对广州经济修复起到关键作用,上半年经济增速3.8%较一季度3.0%提速明显 [4][5] 产业体系韧性 - “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展现出强大韧性与多元支撑能力,是工业企稳的基础 [7] - 产业广度与厚度构成抵御风浪的基石,覆盖35个工业大类,拥有6个千亿级先进制造集群和7个千亿级服务行业 [10] - 多点支撑格局显现:电子产品制造业增1.6%,石油化工制造业增6.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7.5%,化妆品制造业增9.6% [11] 传统支柱产业转型 - 汽车产业仍处修复通道,汽车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7%,但较一季度6.4%的降幅有所收窄 [7] - 汽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3%,其中汽车零部件制造投资同比大幅增长48.4%,增速比一季度提升12.8个百分点 [8]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5%,占整车产量比重提升3.7个百分点,新能源车零售额增长7.1% [16] 新质生产力崛起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成为新增长极,集成电路制造业爆发式增长30%,工业机器人产量提升19% [9] - 智能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液晶显示模组产量暴涨150%,工业自动调节仪表和3D打印设备等增幅超40% [11] - 低空经济领域增长显著,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飙升17.1%,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37.7% [18] 创新生态与企业表现 -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领跑,小鹏汽车上半年交付19.7万辆超去年全年,二季度10.3万辆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16] - 硬科技企业集群式生长: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在自动驾驶领域领先;芯粤能成国内最大车规级碳化硅芯片制造商;中科宇航为唯一连续发射吨级以上载荷民商火箭的企业 [21][22][23] - 创新土壤持续优化:规上工业/服务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分别增长4.4%/4.7%;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5万家,其中规上近7000家 [23] 制度创新与要素保障 - 资本投下信任票,上半年新开工工业投资项目618个,其中28个为10亿级以上项目,累计拨付国家省市惠企资金20.8亿元,惠及企业项目近2000家 [25] - 人才磁吸效应凸显,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6.5万人 [25] - 审批改革提速增效,如南沙压缩设备进口周期30%,黄埔“三证齐发”改革让生物医药企业提前半年投产 [26] -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10.0%,住户中长期经营贷款增长9.8% [26]
广州制造业的长跑突围,“拐点”来了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08-07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