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的底层密码:生意背后,是各国人不同的“成长信仰”
36氪·2025-08-07 08:34
前阵子参加一个出海交流活动,有个广告服务行业的分享人提到,作为乙方出海之后获客难度指数上升,因为和客户的信任建立很难。但是他觉得,中国 企业可以用中国速度速度和效率卷翻本地企业。这句话,很多次被我想起,总想着讲一讲我的感受。 这几年,经常会被朋友、客户问到,怎么跟外国人做生意?有什么密码吗? 我习惯跟朋友们布施:出海做生意要先做到"尊重"。但是尊重什么?最开始,我讲的是尊重本地市场和本地人的文化信仰。后来慢慢意识到,沟通方式就 是受到文化信仰的影响的,一个人怎么为人处事,本质上来源于ta怎么被教育长大的——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是怎么教育一个人"应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这种"底层信仰",才是真正左右跨文化沟通、商务合作、团队协作的 关键。 于是,我提笔写了今天这篇文章,我想聊一聊:不同国家的人,在商业行为背后,藏着怎样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观? 01 我们中国人,做人、做事,都强调仁义礼智信,讲义气、讲关系,商务过程强调"熟人逻辑"与"信任积累",即"先做人,再做事"。 而这种风格,一定程度上是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共同产物。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影响了我们对权威的尊重,对人情的看重,也塑造了我们行事中的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