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公司经纪业务将迎监管“红线”


行业背景与问题 - 期货经纪业务面临市场严重饱和和同质化竞争 价格战问题突出 部分公司通过零手续费 手续费返还和贬低同行等不正当手段竞争 [2] - 恶性竞争导致公司过度压低手续费 在交易系统稳定性 投研支持和客户服务等方面投入不足 损害交易者体验 [2] - 2013年至2023年期货市场成交量从20.62亿手增长至85.01亿手(312%增长) 成交额从267.47万亿元增长至568.5万亿元(113%增长) 但期货公司手续费收入仅从124.85亿元增长至234.65亿元(88%增长) 收入增幅显著低于成交增幅 [2] 新规核心内容 - 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期货公司经纪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 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保障交易者权益 [1] - 规则明确禁止手续费低于经纪业务服务成本 变相调整约定手续费 收取低于交易所公示标准的手续费 虚假宣传 诋毁同行等19项禁止性行为 [4][5] - 规则坚持问题导向 法治化市场化 公开公平和规范管理四大原则 允许根据不同客户类型实施差异化手续费定价 [4] 行业影响与转型 - 新规引导行业从规模内卷转向价值竞争 推动资源向提升自身实力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方向配置 [1][7] - 短期依赖低价策略的公司可能面临客户流失和收入压力 长期将改变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促进行业聚焦核心能力建设 [7] - 零售和机构客户基础良好 产业客户资源雄厚 资本充足的龙头期货公司有望优先受益 [7] - 规则设置1个月准备期和2个月过渡期 公司需完成内控制度建设 服务成本测算 客户分类和差异化定价等准备工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