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乘“数”而上,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
长江日报·2025-08-07 12:04

岚图武汉工厂的智慧大屏上,碳足迹数据实时跳动,牵动着该厂材料及轻量化总监陈嘉玥的神经,他说:"有效减少碳排量,不仅关乎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决定着产业的技术制高点。" 生产每个环节碳排放被实时监控,汽车零部件"打包"生产,数据机房泡"冷水澡"降温,建筑垃圾变成电能、砖块……在厂房、园区, 武汉一系列低碳创新正在运用,既降低了生产碳排放,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竞速绿色低碳新赛道,武汉企业纷纷向新而行,乘"数"而上,以发展的"含绿量"持续提升产业的"含金量"。 近百个汽车零件合为一个 听不到钢卷轰鸣,40余台智能小车高效穿梭,"钢卷不落地"有序运行。7月16日,随着首批钢卷装车驶出厂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硅钢 部新能源无取向硅钢分厂正式投产运营。 "从工艺装备到物流系统,再到生产流程设计,全部是武钢自主研发。"该厂厂长唐爽充满自信。这座新工厂采用全球首创的10余项核 心技术,构建起"5G+智慧管控平台",让整座工厂实现全流程绿色化生产,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00万吨,相当于36万公顷森林的年吸碳量。 "绿量"就是"发动机",减碳能力就是竞争力。如今,绿色制造不再被企业视作"选择",而是必然挑战。 8月4日上午,位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