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赎回风波 - 7月下旬超七成债基净值回撤,2821只债基收益告负,占比73% [6] - 工银可转债净值回撤高达2.13%,江信一年定开、德邦锐裕利率债回撤超1.3% [7] - 7月47只债基公告大额赎回并调整份额净值精度 [8] - 银行理财及其通道(券商、信托、期货等)为主要减持机构,7月24日遭遇"924"后最大单日赎回 [9] - 央行7月25日净投放6018亿元阻断负反馈,银行理财随后回归净申购 [9] 债市波动数据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7月初1.64%升至7月末1.75%,8月初回落至1.70% [5] - 7月净值亏损债基扩大至1424只,占比37%;年内亏损债基275只,占比7% [7] - 7月21-31日公募债基净申购指数持续为负,银行自营接力成为赎回主力 [10] 股债跷跷板效应 - 上证指数站上3600点,资金从债市转向股市形成虹吸效应 [12] - 银行理财半年回表资金未回流债基,转向含权混合债券基金 [12] - 股市估值持续修复压制债市,风险偏好回升导致"看股做债"效应明显 [12] 机构行为分析 - 银行理财赎回多为防御性操作,非负债大规模流失 [10] - 银行自营赎回因触及风控止损线及2025年持券收益压力 [10] - 化债背景下纯债基金收益不及预期,部分投资者选择赎回 [10] 政策与市场干预 - 财政部8月8日起恢复征收新发国债利息增值税,或刺激银行追加委外投资 [18][19] - 央行及时投放流动性稳定市场,7月底债市逐步走出低谷 [9][16] - 8月中上旬债牛机会酝酿,1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计在1.6%-1.8%区间波动 [17][20] 后市策略建议 - 短期可"看股做债",中长期需关注基本面 [20] - 低利率时代建议配置"固收+"基金或跨境固收产品 [20][21] - 风险偏好低者可逆势加仓纯债基金,稳健型投资者可考虑"固收+"策略 [21]
债基资金或转向股市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7 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