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 OpenAI 出走的前员工,已经造就了 7 个独角兽公司
36氪·2025-08-07 15:17

OpenAI及其衍生创业生态 - OpenAI成立于2015年底 最初定位为非营利组织 2019年转型为营利性机构并获得微软等顶级资本支持[1]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ChatGPT、DALL-E、Codex、GPT-4等 由前CTO Mira Murati主导开发 被称为"ChatGPT之母"[4] - 高层团队持续动荡 已离职核心成员创立至少7家独角兽企业 形成独特的人才外溢效应[2][3] 主要衍生企业概况 Anthropic - 由前研究副总裁Dario Amodei于2021年创立 聚焦AI安全与伦理 采用公共利益公司形式[5] - 旗舰产品Claude系列大模型直接对标ChatGPT 通过AWS和Google Cloud平台提供服务[5] - 累计融资达182亿美元 最新估值可能达1700亿美元 主要投资方包括谷歌、亚马逊[5][6] Safe Superintelligence (SSI) - 前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于2024年创立 专注"安全超级智能"概念[7] - 成立一年内完成两轮融资 估值从50亿美元飙升至320亿美元 投资方包括a16z、红杉等[7][8] - 目前无产品面世 团队约20人 高估值引发市场争议[8][9] xAI - 马斯克2023年创立 目标开发开源AGI 产品Grok整合X平台实时数据[10] - 采取完全开源策略 与OpenAI闭源倾向形成对比 最新估值1130亿美元[3][12] Perplexity - 前研究科学家Aravind Srinivas创立 开发AI搜索引擎 整合多模型能力[13] - 2025年初估值达140亿美元 获贝索斯、英伟达投资 正拓展移动端预装合作[13][14] Adept AI - 前工程副总裁David Luan创立 开发自然语言操作软件的AI Agent[15] - 2023年估值超10亿美元 但核心团队2024年集体跳槽亚马逊[16][17] - 剩余54人团队调整战略 聚焦代理AI解决方案[17][18] Cresta - 华人创业者Tim Shi联合创办 专注AI客服中心解决方案[19][21] - 累计融资2.7亿美元 估值超10亿美元 但面临数据隐私诉讼[22][2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OpenAI人才外溢推动AI技术多元化应用 涵盖搜索、安全、客服等多个领域[2][3] - 资本狂热追捧大模型赛道 部分企业估值与实质进展存在明显脱节[24][25] - 行业呈现"一人独角兽"现象 核心研究员个人价值可直接转化为企业估值[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