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 人工智能行业正从追求模型规模转向重视数据质量与新鲜度,数据成为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而非单纯增加参数数量[1] - 模型规模翻倍带来的边际收益成本高昂且环境不可持续,电力与水资源消耗难以规模化[1] - 实时、高质量数据可显著提升AI产品准确性,Salesforce以80亿美元收购Informatica以增强Agentforce平台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2][5] 高质量数据的定义与特征 - 领域特定性:数据需精准匹配应用场景,如零售定价AI需竞争对手数据而非无关噪声[4] - 持续更新:数据需反映最新动态,过时信息会导致模型失效[4] - 结构化与去重:干净、一致的数据能减少计算浪费并增强信号强度[5] - 实时可操作性:价格变动、新闻等实时数据需通过合规方式规模化采集[5] 数据基础设施的行业实践 - IBM以23亿美元收购StreamSets,整合混合数据源为Watsonx提供实时信号,实现10倍效能提升[5] - Dataweps采用Bright Data的API生态系统为电商客户收集实时定价数据,支持AI驱动的动态定价系统[6] - Bright Data提供代理优先的数据基础设施,涵盖自动化工具与合规性支持,成为AI系统基础组件[6][16] 数据采集技术的演进 - 现代AI数据栈需支持动态UI、验证码处理及多模态数据(PDF、视频等)采集[14][21] - 采集管道需具备定时更新、增量刷新及TTL感知路由能力,以维持数据新鲜度[14][20] - 事件驱动架构(如Kafka)成为处理时间敏感数据的核心,替代传统静态数据湖[21] 数据驱动的竞争壁垒 - 未来AI系统竞争力取决于上下文管理能力,实时数据与动态记忆比模型规模更重要[23][24] - 将数据采集视为基础设施的团队能以更低成本实现更快迭代,形成长期护城河[25] - 开源模型(如Gemma 3)在特定领域超越GPT-4的案例显示精选数据对检索系统的决定性作用[16]
无人谈论的AI堆栈:数据采集作为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