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利率时代,“收息”生活靠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7 18:23

快要退休的王阿姨最近很苦恼。差不多三年前她存定期的时候,年利率还有2.6%,现在到期续存利率 只有1.25%了,同样是100万的存款,三年下来能收到的利息从7.8万元下降至不到3.8万元,利息收入大 大减少。 王阿姨的困扰并非个例,低利率时代的"收息焦虑"越来越常见。依靠简单"收息"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增加 收入,正在变得越来越难。我们来看看几种比较常见的"收息资产",现在的收益率大概有多少? 例如大家最熟悉的银行存款,可以查到现在某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三年期整存整取年利率是1.25%,五 年期也只有1.3%。 有人可能会习惯把暂时不用的闲钱放到货币基金里,如果按照最近7天的收益计算年收益率的话,现在 大部分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基本都在"1字头"。 国债作为信用等级最高的债券,是不少中老年朋友"收息"首选品种。以7月发行的储蓄国债为例,三年 期的票面年利率是1.63%,五年期是1.7%。 市场上还有其他有基金产品跟踪的红利指数,例如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跟踪的恒生港股通高股 息低波动指数、红利低波动ETF(563020)跟踪的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等等,这些指数的股息率都基本 在4%-6%左右,远高于"1字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