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7日,25家A股上市文旅企业中15家预计合计亏损约40亿元,反映行业普遍承压[1] - 亏损主因包括"旺丁不旺财"市场趋势、经济转型、房地产下行及消费需求个性化(注重情绪价值、务实消费)等多重因素叠加[1] - 行业呈现"高频化、分层化、下沉化"特征,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总人次达32.85亿(同比+20.6%),花费3.15万亿元(同比+15.2%),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及花费增速显著高于城镇(人次+30.6%,花费+30.1%)[11] 企业亏损情况 - 华侨城A(000069 SZ)亏损额最高,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23-29亿元(同比增亏117.77%-174.58%),主因结转项目收入及毛利率同比下降[3] - 华天酒店(000428 SZ)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0.95-1.25亿元,资产结构中重资产占比过高导致"资产重、盈利弱、转型难"恶性循环[5] - 盈新发展(000620 SZ)、长白山(603099 SH)、大连圣亚(600593 SH)出现盈转亏,其中盈新发展亏损1.29-1.9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0.458亿元),主因房地产项目交付减少[6] 盈利企业亮点 - 锦江酒店(600754 SH)盈利最高,预计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57.53%至-52.81%),扣非净利润3.9-4.1亿元(同比+0.38%-5.53%)[7] - 祥源文旅(600576 SH)预计归母净利润0.9-0.97亿元(同比+51.44%-63.22%),通过"投资运营一体化"战略及轻资产托管业务实现增长[10] - 桂林旅游(000978 SZ)归母净利润800万元(一季度亏损0.13亿元),客流量回升及收回欠款5434万元(含坏账转回1999万元)推动业绩改善[8] 市场趋势与机遇 - 亲子家庭类(如主题公园)成为资本青睐领域,海昌海洋公园股权收购、大连圣亚控制权变更等案例显示该细分市场盈利潜力[11][12] - 暑期市场数据亮眼:文旅预订增速+38%,暑运旅客量9.53亿人次(同比+5.8%),亲子游占比超60%,避暑游/研学游订单+70%[12] - AI技术将重塑行业价值链,应用场景包括个性化旅行建议、沉浸式体验、智慧化运营等,推动企业数字化升级[13][14] 竞争格局变化 - 互联网巨头(京东、阿里巴巴、抖音、美团)跨界进入酒旅预订市场,加剧行业"外卷"[13] - 酒店业面临RevPAR同比下滑8%(暑期数据),主因入住率下降及供应量持续增长[12] - 行业内部存量竞争(内卷)与外部跨界竞争(外卷)交织,倒逼商业模式创新[13]
多家上市文旅企业发布半年报预告,几家欢喜几家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