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融余额再破2万亿元!十年前狂热扎堆金融股,融资客如今更爱这几类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2025-08-08 00:13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的市场意义 -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突破2万亿元,重回十年高位,但与2015年牛市相比,当前市场背景为经济结构优化、监管严格、投资者成熟,标志着A股进入更稳健发展阶段 [1] - 方正证券指出两融规模提升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提升,A股趋势性慢牛行情有望延续,中期关注TMT、顺周期及消费板块,短期关注券商补涨机会 [1][8] 2025年两融市场结构特征 - 截至2025年8月5日,6只个股两融余额超100亿元:东方财富(232.35亿元)、中国平安(218.52亿元)、贵州茅台(173亿元)、比亚迪(147亿元)、中信证券(130亿元)、长江电力(108亿元) [1][3] - 两融余额前二十名标的涵盖新能源(江淮汽车、赛力斯、宁德时代)、科技(新易盛、中际旭创)、黄金ETF(华安黄金易ETF、易方达黄金ETF)等多元化资产 [2][3] - 近半年融资买入额最高个股为东方财富(1655.57亿元)和海富通中证短融ETF(1110.19亿元),港股相关ETF(恒生科技ETF、香港证券ETF)亦受追捧 [3][4] 2015年与2025年两融市场对比 - 2015年两融余额前十名中6只为金融股(中国平安、中信证券等),制造业仅中国重工入围,金融股融资买入额显著领先(中信证券4303.8亿元、中国平安4228.9亿元) [5][6] - 2025年两融标的数量增至4150只(2015年仅900余只),资金流向分散至新能源、科技、ETF等多领域,东方财富取代中信证券成为融资龙头但行业集中度降低 [7] 当前两融市场健康度分析 -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2.3%、占成交额比重10.2%,处于2016年以来历史中枢水平,显示杠杆使用相对理性 [8] - 宏观经济韧性(上半年GDP增长5.3%)、企业盈利周期见底、政策利好及流动性宽松共同支撑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