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融合中重估国企价值
搜狐财经·2025-08-08 06:14

国企改革政策背景 - 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初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标志着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 [1] -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铺开 核心目标为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 [1] - 改革路径从规模扩张转向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内涵式增长 [1] 国有企业经营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国有企业非金融资产总额371.9万亿元 营业总收入84.72万亿元 利润总额超4.35万亿元 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2]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估值洼地现象 价值与价格背离制约资本运作能力 [2] - 估值折价源于市场对国企治理僵化的刻板印象及传统估值模型局限性 [2] 资本市场改革方向 - 资产定价需市场化 发挥证券市场在国有资产交易定价中的作用 建立容错免责机制 [3] - 市值管理需主动作为 运用稳定分红 股份回购 投资者关系管理 高协同性并购等工具 [3] - 信息披露需有效传递价值 展示战略 研发 ESG等非财务信息 [3] 顶层设计演进 - 改革逻辑从搭框架演进至强功能 定位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性改革 [4] -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纠正对国企的估值偏见 [4] - 传统估值模型难以衡量国企在产业链安全 社会责任 稳定分红等方面的多元价值 [4] 未来发展趋势 - 混改更重质量而非数量 关注治理变革和业务协同 [5] - 市值管理成为国企标配 价值创造类资本运作更加活跃 [5] -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企有望率先实现价值重估 成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价值标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