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油市场供需与地缘政治格局 - 全球石油市场面临供需失衡与地缘政治博弈交织的复杂局面,中东紧张局势和俄乌冲突支撑油价,短期走势或继续由地缘政治主导 [1][5] - 欧佩克+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自9月起每日增产54.7万桶,沙特、俄罗斯等国称将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增产节奏以维护稳定 [1][2] 欧佩克+增产计划与市场反应 - 欧佩克+增产旨在夺回因美国页岩油及巴西、加拿大产量增加而丧失的市场份额,缓解成员国财政压力 [3] - 增产计划主要依赖沙特(闲置产能230万桶/日)和阿联酋(90万桶/日),其他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因产能限制难以兑现配额 [2] - 8月3日增产消息公布后,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46%至69.35美元/桶,WTI下跌0.45%至67.03美元/桶,市场担忧被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抵消 [3] 地缘政治与油价波动 - 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制裁威胁(拟施加100%二级关税)加剧供应中断担忧,推动布伦特原油一度突破73美元/桶,WTI升至69.21美元/桶 [2][4] - 俄罗斯每日出口约950万桶(占全球10%),制裁若生效可能严重冲击供应,印度等国因长期合同难以转向其他供应源 [4] 需求增长与区域动态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仅70万桶/日(2009年以来最低),亚洲7月进口量降至2500万桶/日(年内最低) [2][4] - 2026年需求增长预期为72万桶/日,受亚洲经济放缓、新能源技术应用及美国关税壁垒拖累 [4][5] 价格预测与市场不确定性 - 高盛预测2025年四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64美元/桶,2026年56美元/桶,但美国制裁或推高价格 [5] - 哈萨克斯坦炼油扩张计划可能削弱欧佩克+内部价格同盟,美国保护主义政策增加贸易摩擦风险 [5]
地缘政治因素或主导油价短期走势
经济日报·2025-08-08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