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汉学四十载 教研并举系中韩(孔院之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8-08 06:52

行业核心观点 - 韩国中文教育行业具有深厚历史根基,自1393年司译院开始教授中文,中文在韩国一直是重要外语,1945年首尔大学、1974年延世大学设立中文系,韩中建交后中文学习需求暴增,巅峰时期每年约150万名韩国人学习中文[10][11] - 行业目前处于从追求人才数量膨胀转向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阶段,教研工作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韩国是全球中文教育最活跃国家之一,学习人数和教授机构数量位居全球前列[11][12] - 行业面临新挑战包括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老年学习者需求增长,但针对老年人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仍不完善,需要加强研发[14] 行业规模与结构 - 韩国中文教材开发成果显著,目前已开发教材超过1500种,数量全球领先[12] - 韩国大学中文相关教授超过1500人,中小学中文教师1500多人,教师队伍相当可观[12] - 学术研究非常活跃,韩国每年发表1000多篇中国学相关期刊论文[13] 教学与人才评价体系 - 行业重点教授中文语法课程,包括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理论、对比分析与汉语教学等,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10] - HSK(汉语水平考试)和BCT(商务汉语考试)等标准化测试推行对科学选拔和培养中文人才起到关键作用[12] - 早期存在中高级中文教材种类匮乏、本土中文教师数量缺口、用人市场重证书轻应用等问题,近十几年已有改善[10] 文化共通性与语言传播 - 国际化不是所有人通过学习英语交流,而是各自传播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两种语言文化交叉会产生协同效应,最终产生跨界现象,人们自然找到语言文化共性[8] - 韩中两国民俗文化相似,饮食习惯相近,这些文化共通性对语言学习很有帮助[4] 语言演变与网络新词 - 语言是活生生的,不断发生新变化,古代汉语以单音节为主,近代逐渐双音节化,更丰富词汇有助于更清晰表达[8] - 网络新词反映时下社会新现象或普遍心态,如韩国出现"被自杀""超龄"等新兴表达,大多数网络新词生命周期约两年左右[9] 机构发展 - 韩国目前稳健运营24所孔子学院,自2004年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首尔揭牌成立以来,没有一所关闭过[15] - 孔子学院核心任务是开发本地化、高质量服务,包括教材和教学方法,需要建立系统化、高度专业化教育制度,培养具备专业能力、深入了解韩中文化、善于跨文化传播的教学人才[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