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7年基本建成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 [1] - 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征,尤其在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数字基建等领域需大规模长期资金支持 [1] - 智能工厂产线改造成本为传统产线的数倍,工业软件核心算法研发周期长达数年且技术迭代风险极高 [1] 金融支持实践难点 - 技术研发存在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的"死亡谷"阶段面临技术失败、市场接受度不足等风险 [2] - 量子计算、芯片制造等领域需10年以上持续投入,与金融体系追求稳健回报的审慎性原则存在冲突 [2] - 中小企业作为创新主力军面临更突出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 政策解决方案 - 优化政策工具引入耐心资本以破解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瓶颈 [2] - 采用"数据信用+物的信用"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 - 健全中西部产业转移金融支持并推进跨境服务便利化以优化资源配置 [2] 分类施策原则 - 新兴产业需匹配风险投资、股权融资,传统产业需提供中长期技改贷款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3] - 避免对新兴产业过度追捧导致泡沫,或对传统产业支持不足延缓升级步伐 [3] - 差异化产品与服务设计需考虑产业生命周期、技术成熟度和市场需求差异 [3] 产业升级路径 - 限制对产能过剩、技术落后项目的资金供给,引导资源流向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关键环节 [3] -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价格战,推动产业从成本竞争向技术品牌竞争转变 [3] -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以实现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跃升 [3] 国际竞争背景 - 全球制造业深度调整期需避免内卷,将金融资源聚焦技术攻坚和产业升级关键领域 [4] - 美欧推动制造业回流,新兴经济体加速工业化,需锻造中国制造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 [4]
金融支持制造业也要防“内卷”
经济日报·2025-08-08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