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市场总体特征 - 7月土地市场总体供应面积同比下降 但多地土拍刷新当地楼面价纪录 呈现"缩量提质"特征 [1] - 7月全国土地成交建筑面积环比下降13% 成交金额环比下降18% 供应建筑面积为6181万平方米 [2] - 长三角土地出让金额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房企仍是拿地主力 [1] - 土地市场流拍率9% 处于近年低位 [7] 溢价率与成交表现 - 7月重点监测城市土拍平均溢价率达9.9% 为2025年二季度以来月度新高 [2] - 一线城市土拍溢价率大幅攀升至25.7% 创年内月度新高 [2] - 三线城市土拍溢价率小幅上升至4.6% 较上月增加1.2个百分点 [2] - 二线城市土拍溢价率下降1.1个百分点至6.2% [2] - 溢价率超过10%的地块出现在杭州、上海、成都、武汉、青岛、南京、深圳和长春等城市 [7] 重点城市地块成交案例 - 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宅地经过158轮竞价 由招商蛇口以21.55亿元总价、84180元/平方米楼面价、86.10%溢价率竞得 创深圳十年宅地单价新高 [2] - 苏州苏园地块由绿城中国以46.67亿元总价、65242元/平方米楼面价、8.74%溢价率竞得 刷新江苏省单价纪录 [4] - 上海徐汇衡复风貌地块由民企上海祺祥旺宇置业以12.25亿元总价、20.03万元/平方米楼面价、22.38%溢价率竞得 刷新全国涉宅用地楼面价纪录 [4] - 上海虹口区北外滩地块以65亿元总成交价位列7月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榜首 [7] 房企拿地表现 - 前7个月TOP100企业权益拿地总额5783亿元 同比增长34.3% [9] - 中海地产、绿城中国和保利发展分别以542亿元、522亿元和424亿元的权益拿地金额位列前三 [9] - 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和保利发展全口径新增货值位列前三 分别为1116亿元、935亿元和907亿元 [11] - TOP10企业全口径新增货值总额6871亿元 占TOP100企业的43.5% [11] 区域市场与政策动向 - 热点城市核心地块预计继续保持高溢价成交 三四线城市以底价成交为主 [1] - 北京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 完善住房供应体系 [12] - 成都提出完善"人房地钱"联动机制 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支持高品质住宅建设 [13] - 城市更新类宅地为市场带来强确定性投资标的 持续提振从业者和需求侧信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