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徽出台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十二条政策措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08-08 07:20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安徽潜山市和太湖县通过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潜山刷子产业规模全国第一,太湖县提出"中国膜都"目标[1] - 安徽已有72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县域全覆盖,形成"群主企业+配套企业"产业生态,2024年营收突破1万亿元,规上企业超4000家[1] - 与沪苏浙相比,安徽县域集群仍处起步阶段,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科技赋能等方面仍需助力[1] 政策支持措施 - 安徽省四部门联合出台12条具体举措,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政策支持,涵盖科技、人才、财政、金融等领域[2] - 建立省级"一群一策"动态诊断机制,开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市场匹配度四维诊断[2][3] - 每年遴选重点集群形成"问题清单+提升路径+项目支撑"综合解决方案,推动技术升级、品牌塑造等突破[3] 数字化转型 - 优先推广"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支持集群企业梯度培育智能工厂,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4] - 支持中小企业利用AI技术和大模型实施轻量化"智改数转"项目[4] - 特别支持县域光伏和储能产业集群绿色发展,拓展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4] 专精特新发展路径 - 太湖县功能膜新材料产业集群拥有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4.82%,研发人员占比8.9%[5] - 建设17家省级科创平台,形成较强创新能力[5] - 长丰汽车、太和发艺等产业集群通过单品突破实现品牌"出圈"[6] 品牌建设与对外开放 - 计划到2027年组建30个县域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支持与高校院所合作[6] - 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对大型汽车展会给予费用补助[6] - 支持"产业带+跨境电商"发展和中欧"定制班列",培育内外贸一体化企业[6] 要素保障 - 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资金向县域集群倾斜[7] - 支持职业院校与集群企业共建定向培养班,建设产教融合体[7] - 推行"银团贷款"模式,满足产业集群大额资金需求,加大对产业基础设施贷款投放[7][8] - 鼓励省属国企与集群企业合作,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实施重点项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