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萝卜快跑24小时不打烊,AI“老司机”真能碾压人类?
36氪·2025-08-08 07:20

萝卜快跑运营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提供超140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增长75% [1] - 截至2025年5月累计提供超1100万次出行服务 [1][8] - 百度十年千亿级持续投入支撑业务发展 [1] 技术优势 - 实现完全无人驾驶(去除安全员),依托百度Apollo AI技术体系 [4] - 采用摄像头与激光雷达融合感知系统,配备厘米级高精地图及车路协同技术 [5][6] - 海量路测数据覆盖武汉、北京、旧金山等全球复杂路况场景 [4][6] - 7×24小时AI驾驶系统消除人类司机疲劳驾驶及操作失误风险 [5] 成本与效率优势 - 彻底消除司机成本,采用硬件成本摊薄与高效无人运营模式 [7] - AI调度系统保障车辆全天候响应,季度140万次出行量体现确定性运力价值 [8] - 相较配备安全员的竞争对手(如小马智行)具备显著成本优势 [7] 行业竞争格局 - 滴滴日均订单峰值突破6000万单,拥有4亿月活用户及实时交通数据护城河 [3][14] - 小马智行全球测试里程超4500万公里,在多国获Robotaxi运营许可 [13] - 哈啰组建百人Robotaxi团队,联合蚂蚁集团、宁德时代研发L4级自动驾驶 [13] - 小鹏、比亚迪等车企持续加码智能驾驶领域投入 [13] 国际竞争对手动态 - Waymo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开展收费服务,并拓展至纽约、亚特兰大及日本东京 [11] - 特斯拉2024年推出Robotaxi服务,计划数月内扩展至1000辆车队规模 [12] - Uber凭借全球运营网络与品牌认知保持市场竞争力 [3][14] 行业发展挑战 - 自动驾驶对网络延迟和可靠性要求极高,5G技术在城区及偏远地区存在稳定性风险 [14] - 大规模车辆并发时网络带宽压力成为通信技术核心挑战 [14] - 技术迭代、成本控制与法规适配需持续协同突破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