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聚沙成塔" 夯实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底座"
证券日报·2025-08-08 08:53
虚拟电厂市场概述 - 虚拟电厂将分散的电力资源整合为弹性系统,开创能源治理新范式[1] - 市场规模达万亿元级,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数字底座"[1] - 通过数字化手段串联充电桩、智能家电等设备,形成"电力军团"[2] 政策推动与发展现状 - 国家提出到2027年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2000万千瓦以上[2] - 山西虚拟电厂规模达百万千瓦级,接入重工业负荷[2] - 江苏投建百万千瓦级居民虚拟电厂,聚集家用空调资源[2] - 南方电网虚拟电厂接入容量近1200万千瓦,实时调节能力255万千瓦[6] 产业链布局 - 发电侧:国家能源集团等整合分布式能源搭建运营平台[4] - 运营商侧:合康新能、协鑫能科等推动项目落地[4] - 电网侧:电网公司提供数据支撑带动产业链[4] - 形成"发电侧整合-运营商落地-电网支撑"协同格局[4] 商业模式转型 - 从"补贴驱动"转向"市场驱动"[6] - 合康新能通过聚合分布式光伏参与市场交易[6] - 协鑫能科将充电站、工业负荷纳入运营平台[6] - 万帮能源聚合30万根充电桩形成5100兆瓦可控负荷[6] 技术挑战 - 资源聚合过程中标准不统一是首要问题[7] - 设备数据格式差异导致系统复杂度指数增长[7] - 需要建立统一通信协议和数据接口标准[7] 市场机制设计 - 需完善基于贡献度的市场化分账机制[8] - 国外成熟市场采用固定佣金制和溢价分成制[8] - 评估风险遵循"效能优先、风险补偿"原则[8] 未来发展 - 随着市场完善,问题将获优化解决方案[9] - 虚拟电厂将丰富电网运行模式并节省固定资产投资[5] - 行业前景广阔,将推动能源系统智能化转型[4]